政府信息公开

2021年广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浏览量:1085 发布时间: 2022-11-21 字体: [ ]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对人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等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聚焦发展“四大经济”、实施“四大工程”,全力推进系统“六大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人社事业发展,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广元市农民工工作连续三年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省考”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2位;广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被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

一、就业创业

坚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出台促进就业十条、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等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农民工工作战略性工程,全方位做好就业服务,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6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7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28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公益性岗位安置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万人次,602名退捕渔民全部实现转产就业。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3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3%。

全年共实名登记2021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569人,开展“一对一”实名制服务4858人次,帮助2557人实现就业或参与就业准备活动,占比达99.53%。全市认定就业见习基地186个,开发见习岗位1125个,新增组织431人参加就业见习。新招募156名“三支一扶”人员到乡镇基层服务。2018级民族地区“9+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6.85%。

全市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96.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5万人,其中省内转移3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83万人;省外输出5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8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6.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3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283亿元,增加40.68亿元、增长16.79%。“川育核工”荣获首批“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称号,被人社部授予“行业引领类劳务品牌”。

全市城乡就业人员129.3万人。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49.97万人,第二产业25.31万人,第三产业54.02万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上年的39.3:19:41.7变为38.6:19.6:41.8。

全年组织4867人参加创业培训。全年争取到位就业创业补助资金23196万元。新增创业担保贷款3.75亿元,扶持自主创业2188人,带动(吸纳)就业5544人。全市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示范园区)40个,其中,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37个。新增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3680人,创办企业2569户,创造产值3.32亿元。

构建“国有人力资源公司+乡镇(街道)劳务专业合作社+村(社区)劳务专业合作社分社”三级劳务服务平台,建成市、县区国有人力资源公司9家,全覆盖建立乡镇劳务专业合作社142个,劳务专业合作社分社1715个,吸纳2.5万名农村劳动力入社,实现劳务收入6056万元。

全市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57家,从业人员1.09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5.68亿元,缴纳税金7682万元;举办现场招聘会450场,提供招聘岗位17.8万个,服务用人单位1.61万次,促进69.81万人实现就业和流动。全年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为1.7万城乡各类求职人员办理求职登记,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分别达3.36万人次、3.4万人次。

二、收入分配

推进人社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助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件事”服务。认定2021年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基本年薪基数,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做好企业工资分配指导工作。探索市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级分类管理。

根据统计部门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广元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72212元,比上年增加7229元,增长11.1%。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6987元,比上年增加8706元,增长11.1%,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1010元,比上年增加9042元,增长11.0%。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8463元,比上年增加2067元,增长4.5%。

三、社会保险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配合推进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巩固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成果,持续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全面落实社保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全年减征失业保险费1.09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981.1万元,惠及职工3.73万人。

(一)养老保险

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190.6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6.8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23.8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中,在职职工42.37万人,增加2.1万人;离退休(职)人员24.46万人,增加0.99万人;女性34.75万人,增加3.66万人;执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56.35万人,增加2.96万人;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10.48万人,其中退休(职)人员3.45万人。

企业离退休(职)人数21.01万人,比上年增加0.94万人;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不含离休)2085.77元,比上年增加68.27元、增长3.38%。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数44万人,比上年减少0.56万人;年月人均基础养老金105元。

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30.54亿元,比上年增加40.2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132.06亿元,比上年增加28.71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38.93亿元。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80.69亿元,比上年增加33.38亿元,其中征缴收入29.78亿元,增加10.15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86.96亿元,比上年增加22.09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支出53.22亿元,增加4.22亿元。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91亿元,比上年减少6.27亿元。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7.72亿元,比上年增加6.38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1.87亿元,增加0.51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7.7亿元,比上年增加6.27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支出25.64亿元,增加5.79亿元。年末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0.54亿元,比上年增加0.03亿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2.22亿元,比上年增加0.54亿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4.65亿元,增加0.45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4.83亿元,减少0.69亿元;地方各级财政补贴1.25亿元,减少0.13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7.4亿元,比上年增加0.35亿元,其中支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6.97亿元,增加0.28亿元。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3.59亿元,比上年增加4.83亿元。

(二)失业保险

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2万人,其中女性6.65万人,减少0.01万人。全年共为0.51万名城镇失业人员提供失业保障,月人均领取失业金1328.28元。

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1.16亿元,比上年增加0.21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09亿元,增加0.26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1.13亿元,比上年减少1.63亿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0.41亿元,基本医疗保险费支出0.12亿元。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86亿元,比上年增加0.03亿元。

(三)工伤保险

根据《〈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超龄等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四川省工伤预防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贯彻落实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完成工伤保险定期待遇调整、积极推进工伤预防等工作。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3.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3万人,其中女性9.52万人,比上年增加3.93万人;农民工6.53万人,比上年增加2.61万人。建筑业新开工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100%。全年有0.39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1.74亿元,比上年增加0.79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73亿元,增加0.8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总支出1.54亿元,比上年增加0.01亿元。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0.82亿元,比上年增加0.21亿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深化社保基金管理风险防控,防范化解社保基金支付风险,确保了社保基金安全与完整。

加强职业年金管理。年末参加职业年金参保职工7.03万人,比上年增加0.03万人;领取待遇人数1.21万人,比上年增加 0.96万人。

四、人才人事

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大力推进“技能广元”建设。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7.89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11万人、中级职称2.6万人、初级职称4.18万人。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首次举办全市人才人事暨职称制度改革培训班。申报评审(确认)各类职称9056名,全力推进职称数据归集,上报职称数据2万余条,实现广渝职称互认,为促进两地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对在任期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等专家,将所在地政府发放津贴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至500元,将管理期内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岗位激励资金由每人每月500元提高至600元。组织四川省高级专家团赴我市开展“学党史?启新程”联谊交流活动。市本级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4名,赴成都高校开展“广纳英才?元来有你”引才月系列活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网络学习37452人次。成功举办苍溪红心猕猴桃生态有机种植管理与品牌营销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研修班。人才扶贫工作在全省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上交流经验。

(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全年开发工程建设领域劳资管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1项,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全年完成等级认定机构备案25家,备案机构组织参加等级认定10196人。全年新增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698人,其中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等级证书89人。截至年末,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0.8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8万人,增加0.1万人。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年开展政府补贴类培训3.9万人次;支出培训补贴4833.17万元,其中专账资金4133.88万元。实施技工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市技工院校共9所,其中技工学校7所、技师学院2所,在校学生6161人;全年招收新生2689人;毕业学生3076人,就业率97%。全市共有民办职业培训机构48个,就业训练中心1个。统筹推进各类平台载体建设,新建公共实训基地1个。

持续打造广元技能大赛品牌,成功举办首届茶产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阶段赛事。选派22名选手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竞赛四川选拔赛,获得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广元代表队获优秀组织单位。选派14名选手参加四川省智能制造职业技能大赛暨2021“天府工匠杯”工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广元代表队荣获突出贡献奖。配合省委组织部评选1名“天府工匠”。

(三)人才人事管理

稳步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规范有序运行,全年办理市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岗位确认、岗位晋升、转岗竞聘等岗位聘用结果备案928人次。扎实推进全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全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687人。

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评选推荐全国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6名。评选推荐省委、省政府表彰脱贫攻坚先进集体39个,先进个人59名。评选推荐省级部门表彰先进集体58个,先进个人126名。完成“项目投资”“广元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个市级表彰项目。扎实做好市政府管理干部任免工作,全年任免397人次。开展了2021年市政府任命的101名干部的宪法宣誓活动。

有序开展人事考试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人事考试任务。全市全年共组织专业技术资格、职(执)业资格和公务员录用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各类考试38项,参考考生共计75259人、85611科次。发放各类资格证书19870本,实现考试、健康双安全。

五、劳动关系与劳动者权益维护

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有力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深化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工作,开展超时加班集中执法检查,全市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全面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优化创新办案方式,完善案件处理制度,精简仲裁申请材料,缩短仲裁受理时间,规范统一仲裁文书,简化优化立案、庭审、调解、送达等程序。建立集体劳动争议快速仲裁特别程序,通过先行调解、优先受理、就近就地开庭等方式,实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全面打造预防调解品牌。召开全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推进会,表扬先进基层调解组织10个、优秀调解员12名。巩固“阶梯式调解广元工作模式”推广运用,扎实开展全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创建活动。四川君安天源精酿啤酒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四部门评选为首批“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2021年全市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976件,涉及劳动者2000人,仲裁结案率99.5%,调解成功率72.5%,为7000余人次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为劳动者争取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工伤待遇等各项权益标的6967.16万元。

深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扎实开展农民工工资拖欠“清零”百日行动、根治欠薪“利剑”行动、冬季专项行动,出台《广元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经办规程》。全年主动监察用人单位876户,查处欠薪问题614件,为3096名劳动者追回工资5428万元。深入开展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评选出诚信A级企业57户、B级企业23户。向社会公布恶意欠薪行为4件,列入住建部门不良行为记录32户,纳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对象2家,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5件、立案3件。

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治建设

制定《广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广元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科学谋划我市法治人社建设中长期目标和主要任务,将法治人社建设与人社目标任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结合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科学制定实施“双随机一公开”计划,全面加强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全年法治审查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6件。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全年审结复议案件6件,办理行政诉讼案件27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七进”,人社法规政策社会知晓度明显提高。

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深入推进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人社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人社队伍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均等、智能、便民、温馨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打造让群众满意的“温暖人社”。

(一)推进“温暖人社”建设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动态调整人社服务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压缩办事时间,提升服务便捷度和满意度。加强窗口经办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练兵比武活动。深入开展通办服务、智慧服务、优质服务“三大行动”、“局长、科长走流程”和窗口单位明察暗访,群众对窗口单位满意度测评值90.23,系统行风建设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8名。深入推进社银一体化建设,市、县两级“社银一体化”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全市12345政务热线办理劳动保障类诉求11.1万余件。

(二)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运用

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卡升级换代。全市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6.1万人,比上年增加11.55万张。全市签发电子社保卡48.3万张,比上年增加9.08万张。推行社保卡业务便民措施,建成社保卡业务银行办理网点342个,乡镇即时制卡网点107个,社保卡川渝通办网点189个,全市合作银行全年累计经办社保卡激活5.8万笔,挂失2.7万笔,密码重置修改0.2万笔,群众补办卡涉及的激活和挂失高频业务基本实现一站办理。

八、川渝人社合作

积极推进川渝人社公共服务“十件实事”在我市落地落实,实现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便捷办”、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相互认”、社会保障卡应用“一卡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协同认”、博士后服务“全共享”、劳动权益救济“协同办”、人才流动公共服务“两地通”、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零障碍”正常办理。

利用广元公共招聘网、广元人才网建立友情链接,设立求职招聘专区,全年共为川渝418家企业发布用工信息1.4万余条,联合开展网络招聘会25场。办理川渝两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227笔,协助开展重庆地区在我市居住人员领取待遇资格认证64人,办理时限大幅压缩。失业保险关系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工伤认定协查结果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实现互认。川渝灵活就业人员通过手机APP可自愿选择参保地即时参保。在广元人才网开设“川渝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询”专栏,实现川渝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一网查询。打通川渝两地社会保障卡管理信息系统和网上服务渠道,设立8个川渝社保卡通办服务网点,依托社保卡管理系统共享平台,实现社保卡信息查询、激活等事项就近办。

组织“中蜂数字ABD”项目参加渝北区第三届“创享渝北”创业创新大赛并成功晋级决赛。充分发挥广元驻重庆农民工工作站渝北分站作用,协同开展农民工专列专车、走访慰问、证照办理、根治欠薪、就业招聘、技能大赛、文体赛事等服务保障活动。

参加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大会,广元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被授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理事单位”。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正式年报数,故有部分统计数据与在此之前公布的数据略有出入。

2.本公报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着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本公报增量及增长率根据四舍五入前数据计算。

4.本公报涉及就业人员数据为国家统一测算数据。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广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办: 广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0839-3304759 传真:0839-3305419
邮箱地址:gyrsxczx@foxmail.com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3500号 政府网站标识:5108000010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