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之窗】第七批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农业科学技术类之一
来源: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      发布时间:2020-09-03   分享:

1.蔡培华,女,汉族,19724月出生,四川广元人,1988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广元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高级农艺师、副主任。第七批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在国内首创“三入三化·智慧监管”模式,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信息化监管,全面提升了基层监管效率,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获市政府2018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参与制定的“一图二书三员四定八项制度”基层监管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七进园区”“三先三后”产地准出等制度机制,在省内外广泛应用。参与完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场督导检查规范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手机操作APP在全省推广。撰写的广元市烤烟产区土壤养分测试与分析建议、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的创新实践等在省以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参与起草的《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建设指南》被审定为省级地方标准。是广元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开拓者,是广元建成四川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承担者,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国领先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员,四川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全国首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大赛四川代表队主力队员,获全国优秀选手称号。

 

2.杨悦,女,汉族、19845月出生,四川广元人,201012月参加工作,研究生文化,硕士学位,广元市植保植检站高级农艺师、副站长。第七批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主研省级课题《中梁93447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普通小麦-柔软滨麦草易位系M97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等论文在省以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川北稻区稻水象甲生物学特性研究》《广元地区稻水象甲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研究》有关稻水象甲的研究报告为川内首次公开发表,为我省以及川陕甘结合地区稻水象甲防治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小麦条锈病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马铃薯晚疫病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分别获广元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科技进步奖的应用分别使广元市小麦、马铃薯产量年均提高3.34万吨、6.2万吨,农民年收入增加4181.62万元、5030.17万元。负责全市农作物病虫害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控,有效降低了草地贪夜蛾、猕猴桃溃疡病等的蔓延速度和危害损失,为农业产业助推广元脱贫攻坚做出了较大贡献。

 

3.范理,男,汉族,19749月出生,四川剑阁人,1996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广元市农业项目服务中心高级兽医师、主任。第七批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第八届市科技拔尖人才、首批“蜀道英才工程”广元农业大师,2018年度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剑门关土鸡疫病综合防治原则》《广元市猪粪有机肥利用研究》等论文在省以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牵头主研的《猪粪有机肥生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发明专利3项。探索适合广元山区发展的“三企共建”创造了山区生猪发展最佳经营模式和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科学饲养努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环保达标排放,全力推广新技术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广泛运用,全面提高畜牧业现代生产力。年指导畜禽生态标准化养殖达9余万头(只),产值达0.4亿元以上;指导规模养殖场积极开展完成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畜禽重大疫病规模养殖场净化工程31余万头(只),为养殖户挽回疫病防控经济损失达0.2亿元以上。探索适合四川北部山区标准化畜禽生态发展生产方式研究成果和开展山地、丘陵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环保达标排放研究成果处于国内技术领先。

 

4.李宏,男,汉族,19634月出生,四川巴中人,1984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广元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站长。第七批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第六届市科技拔尖人才、首批“蜀道英才工程”广元农业大师。


《中华鳖大水面立体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探索山区产业扶贫新路径》等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获得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市级5项。主持的《多鳞白甲鱼人工繁殖技术及应用研究》赶超省内外先进水平,产值达200余万元;其他项目累计新增纯收益2.5亿元左右,联系和带动本地区种养农户和业主1万余户发展现代渔业增收致富。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广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电话:0839-3304759 传真:0839-3305419
邮箱地址:gyrsxczx@foxmail.com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3500号 政府网站标识:5108000010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59号